近日,在第十一届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我校班主任、地理教师游恩旭斩获一等奖、最佳口才奖佳绩。在第五届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;游恩旭老师荣获特等奖、最受欢迎选题奖;海淀校区高一学生叶嘉鑫荣获三等奖。向以上获奖的师生表示热烈祝贺。



第十一届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获奖情况

第五届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获奖情况

地理老师 游恩旭

在日常教学中,游恩旭配合学校通过“课程融合+实践体验+文化浸润”的创新模式,全面提升师生防灾避险能力。地理课堂中,他以“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”为主题,组织学生绘制科普海报,举办“勇闯九州山河图,同心共谱民族情”地理知识竞赛,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;在主题活动方面,定期举办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,并特邀专家开设科普讲座,以生动的案例解析地震原理与自救技能。在学校沉浸式教育创新中,他主演的原创地震科普剧《别怕,我们在一起》通过艺术化表达传递防灾知识,先后斩获北京市校园安全教育文艺作品一等奖,并亮相中国教育电视台《安全伴成长,美好创未来》节目;他主讲的《别怕,我们在一起》班会课荣获海淀区中小学推荐优秀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优秀奖、中国地震局“地震科普,携手同行”主题活动首届科学传播师主题班会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。他还组织学生走进西红门安全教育基地,通过模拟地震场景,帮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;他带领学生赴成都研学考察,实地探访映秀地震遗址,以历史之镜映照防灾使命。2024年,民大附中承办北京市“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”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,联动社会资源打造安全教育共同体。从课堂到舞台,从校园到社会,从理论到实践,游恩旭与民大附中以多元路径深化防震减灾教育,让安全意识扎根师生心间,为构建平安校园、护航生命成长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高一年级学生 叶嘉鑫

参赛感悟
参加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后,我深刻意识到灾害可能随时发生。以前总觉得地震离生活很远,现在才明白掌握防灾知识有多重要。看到伤亡数字背后的活生生的人,心里特别沉重。比赛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,比如躲在卫生间更安全、不能盲目逃跑、每个家庭都要备好应急包等。这些细节平时很容易被忽略,但关键时刻能救命。防灾不仅是个人技能,更是全社会的责任。作为学生,我现在学会了主动教家人关燃气阀门、检查家里的安全隐患。虽然是点滴小事,却是对生命的负责。这次比赛让我真正懂得了“防患于未然”的意义。
讲解选题:《生命的方舟:科技照亮废墟下的希望》
叶嘉鑫以春晚火爆全国的机器人为引,揭示了中国地震救援机器人的科技突破。她通过土耳其地震中“蛟龙-7”蛇形机器人的营救案例,讲解了毫米波雷达、热成像等技术借助机器人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,解析了机器人感官系统创新,并展望了其量子通信、外骨骼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,彰显了科技在防震减灾生命守护中的人文温度。
竞技宝师生在防震减灾科普领域屡创佳绩,彰显了学校以科学教育夯实育人根基的实践成果。通过将科普知识融入教学实践,民大附中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应急能力,以赛事为平台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,全面提升科学素养。期待游恩旭老师在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延续佳绩,用创新实践书写科教融合新篇章。